乘时代新风,扬家乡文化——《莆田篇》
江南大学家乡文化宣传小队根据队员实际情况,分地区进行组队划分,分别在福建莆田、江苏宿迁进行探寻家乡文化的实践调研活动。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了解地方文化的一个最直观的窗口。团队成员张一介、林晓冬前往莆田市博物馆,依次参观了《莆田历史文化陈列》、《莆田民俗文化陈列》两个展厅。
莆田,古称“兴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闽越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相互融合,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特征,素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兴化大地,不仅有着许多璀璨的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民俗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塑造着莆田独特的乡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莆田历史文化悠久,远古时期,兴化平原曾是水深近30米的海湾,先秦以降,受地壳变迁的影响和潮水的不断侵蚀,形成了大片的滩涂。唐中叶以后,莆田人民开始围海筑堤,造就了具有岸线特征的海岸。唐宋时期,勇敢、勤劳、智慧的莆田人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围海造田、凿塘筑陂。兴化平原形成后,兴修水利,改良农地。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莆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自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起,莆田春节做大岁习俗就在莆田民间广为流传并传承至今。每年正月初四、初五,莆田和仙游地区分别“做大岁”,同时由此衍生了白额春联、初二探亡日、初四做大岁等一系列年节习俗。莆田元宵节 ,以时间跨度长、活动规模大、群众参与多等特色而闻名,可谓是“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结束,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节。
莆田特有的戏剧——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在莆田有一位有血有肉聪慧的女子因善良用生命缔成人们心目中的保护神,妈祖。兴化人东突西进,北上南下,四方走奔,他们心怀妈祖,克险排难,把妈祖的崇拜带向四面八方,并融入当地民众生活。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也成为莆田人走向四方的一张名片。
#社会实践
万物控的人渣 💙🤖